8月27日,美国最大会员制仓储连锁超市Costco首家中国大陆门店在上海开业,消费者需要预先支付会员费299元(优惠活动价199元)才可进店购物。开业当日虽是工作日,但仍人山人海,甚至出现「抢购风潮」,大爷大妈的购买力超出预期,Costco内地首店在一片混乱中宣布暂停营业。
8月28日,休整一宿后的Costco再度开门迎客。同日中午,Costco就上海首店开业当天提前暂停营业作出说明,表示将于8月28日起把卖场内购物人数控制在2000人以内,并通知消费者卖场的最新状况。
Costco(中译名为开市客、好士多)成立43年,是美国最大的连锁会员制仓储式大卖场,也是全球第二大零售商。
大型零售超商Costco以价格低廉著称,但其低价的背后如何实现一年净收入30亿美元?答案是会员费!
近几年,其每年的收益基本上都与会员费的收入大致相等。依靠这种商业模式,避免了与电子商务和沃尔玛日益激烈的竞争。
你可能会认为Costco是普通零售商。但事实并非如此。实际上,Costco并不是从所销售的商品中牟利,2018年的商品销售额是1380亿美元,商品成本是1230亿美元,而销售、管理等成本为140亿美元,那么净收入仅为10亿美元,但公司公布的净收入确是30亿美元。
那么这些额外的收入是从哪里来的?
它来自Costco真正的收入来源——会员制
要在Costco购物,你需要先成为一名会员,在美国,每年的会员费是60或者120美元(429或858人民币)。这取决于个人和企业的选择,这些会员费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涨价。
在2018年的业绩中,该公司表示他们收取了31亿美元的会员费,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公司的最终盈利,因为会员制的创建成本相对较低,公司所需要做的就是给人们发一张卡,维护跟踪系统并偶尔提供一些客户服务 。
总而言之,即使是在正常的零售价格上,这也比向消费者销售产品的利润率要高得多 。
如果你回看一下过去几年,你会发现Costco的净收入与会员费收入非常接近。
这些会员费带来的收入,使该公司能够向顾客提供他们想要的大降价和便宜的自营品牌商品。
这也意味着虽然商品销售对公司很重要,但华尔街的指标很大程度上与Costco的会员数量相关。
当Costco公布收益时,投资者希望看到公司持续增加会员,当然在过去的几年确实是这样的。
并且Costco的会员对他们所支付的年费也非常满意。
它的会员续费续费率保持着在90%左右。
会员满意使得资金不断流入,这也让Costco避免电子商务日益激烈的竞争。
会员制模式使Costco成为一个不受亚马逊影响的品牌。
尽管线上销售在美国零售业中占据了很大的份额,但是会员制让公司保持着实体业务的蓬勃发展。
Costco就是这样通过会员费来赚钱的。
在中国,“年近半百”的Costco虽是初来乍到,但却是不少电商巨头的“鼻祖”。拼多多、小米、京东、网易严选、盒马,都曾学习它的供应链和会员制度。
中国是个发展前景广阔的市场,也是块难啃的骨头。
在会员模式发展仍不成熟、竞争残酷的大环境下,Costco也绝不轻松,拭目以待吧。
以上就是易猫天下热点新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