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研高等数学(考研高等数学考什么)




考研高等数学(考研高等数学考什么)

考研高等数学,考研高等数学考什么

思享原创,侵权必究。

望子成龙之心,天下父母皆有之。

但一般父母对儿女的苛责和要求,只是为了孩子能够考个好成绩、考上好大学,借此让家长在亲戚朋友面前“倍有面子”,而且孩子如果能够在父母的督促引导下拥有一个好前程,将来也有能力成家立业、购房买车和携老扶幼,自是一番美谈。

但是在江苏南京,却有一位“博士虎爸”,因为自己是个博士毕业生,就不管不顾孩子的实际能力,不但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,还试图让孩子学会文言文和高等数学,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,都算得上是一种变相的“家庭欺凌”。

01 教育孩子,何必苦苦相逼?

话说毛先生拥有博士学历,必然对自己的智商天赋颇为自傲。

他和郑女士在婚后养育了两个孩子,儿子是7岁,正读一年级,女儿是5岁,才读幼儿园。但是毛先生为了让儿女们“有出息”,就逼迫孩子们学习初中、高中甚至是大学里的学科知识。

对于5岁和7岁的孩子来说,正是贪玩好动、急需丰富生活来滋养的年龄。

可想而知,当“博士爸爸”毛先生将两个孩子“圈养”在书桌前日复一日地背诵文言文,学习高数,动不动就强逼孩子学习到深夜的时候,这一对天真活泼的孩子必然是表面上屈服,内心里却有着老大的不乐意。

孩子的年龄小,又没有特别的天赋,理应给他们一个宽松平和的生活环境,何必苦苦相逼呢?

02 教育孩子,切勿过高期待。

这位“博士爸爸”,想必是因为自己学历高,小时候读书快,就认为一对儿女也能够步自己的后尘,在小小年纪就靠博闻强记来赚得神童的美名。

但其实,很多高学历家庭的通病,就是对待孩子的学习成长过于傲慢和威严。结果越是高学历家庭的孩子,越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劳苦和心力,来迎合父母对孩子的期望。

也就是说,父母的高期望,势必带来孩子的多付出,而孩子的低成果,又会遭至高学历父母的怒气、埋怨,甚至是愤慨。如果因为学习这件事儿,就把家庭气氛搞得一团糟,父母也就别指望孩子认真学习了。因为单是维持一份平静学习的心境,就已经很痛苦和不容易了。

实际上,别说是博士家庭了,就连名校教授都坦言“自己根本教不好女儿”!

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丁延庆就曾经公开吐槽“女儿是学渣”,甚至还套用了家庭教育的名句“不辅导作业父慈女孝,一辅导作业鸡飞狗跳”。

要知道,丁教授6岁就能背下整本新华字典,本科在北大就读,然后去美国名校哥伦毕业大学读研读博,博士毕业后又到北大当教授,连他的妻子都是北大毕业的高材生,这样的家庭,显然比江苏这位“博士爸爸”更有资格对子女严厉管教,但学识渊博的丁教授,也只是吐槽了两句“女儿是学渣”,并表示虽然女儿完美地避开了父母的学霸基因,在学渣的道路上越跑越远,但是“孩子确实努力了,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。”

相比之下,毛先生又何必拘泥于自己的博士经历,对儿女们太过苛求呢?

03 教育孩子,不宜超前超量。

教育孩子,是父母无可逃避的重大责任,但是陪伴孩子成长,并不只是督促孩子学习。

每个孩子的童年、少年和青春期,都应该包括父母的慈爱、家庭的温馨和知识能力的提高,而不是说父母是高学历、高收入的“绝佳组合”,就要求孩子必须“有样学样”,必须成为学霸或者天才。

如此苛求和盲目的爱,势必会让孩子的教育,深陷泥沼。

对于“博士爸爸”毛先生强令7岁儿子和5岁女儿学习文言文、高等数学,并对孩子进行侮辱、殴打的行为,当地公安、妇联和老师都曾介入调解,但是这位高学历父亲始终认为自己是“为了孩子们好”,对儿女们进行超前教育也只是“家务事”,对两个小孩子的身心健康确实造成了严重影响,并因此伤害了家庭关系和夫妻感情。

最后,郑女士忍无可忍地向法院提出申请:“禁止被申请人毛某打骂申请人及申请人的子女小明、小佳;禁止被申请人毛某限制申请人及申请人的子女人身自由。”,而法院也随即裁定:

“禁止被申请人毛某对郑某、小明、小佳及其相关近亲属实施家庭暴力。!”

然而,毛先生毕竟是小明和小佳的亲生父亲,这位“博士爸爸”教育孩子的方式虽然过于超前和粗暴,但他的初衷还是为了儿女以后能够更有出息。希望法院的一纸裁定,能够让毛先生和郑女士有机会坐下来商谈一下孩子们的教育事宜,让这个家庭能够得以持续和改善,并且重拾温情。

不管怎么说,让小学生去学文言文和高等数学,确实太离谱了!

考研高等数学(考研高等数学考什么)

About the author

考研学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