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职考研(全职考研是什么意思)




全职考研(全职考研是什么意思)

全职考研,全职考研是什么意思

今年春节刚过,简历优化和面试辅导的市场需求就异常活跃。

看应届生或者职场新人的简历,经常会发现一个共性问题:本科毕业后有1-2年的空档期,了解下来是因为“全职考研”导致这段时间没有工作。

很多人都能感受到考研热,但是考研的热度可能超乎想象。让我们看看脉脉发布的报告。

2022年1月脉脉发布《2021人才吸引力报告》。2021年全国高考考生是1078万人,2022年全国考研考生接近高考生的50%(457万人),从录取率上来看,2021年高考录取率为87%,而2022年考研录取率只有24%。考研不但越来越热,也越来越难,不难理解一些人全职去考研。

考研热、全职考研背后,有三个值得探讨的问题,第三个问题尤其值得社会关注:

第一:为什么出现考研热?

第二:考研是最佳的发展路径吗?

第三:全职脱产考研“最值得警醒的、对走上社会很不利”的一点是什么?

在职场摸爬滚打25年,为500+人做过面试辅导、简历优化、职业发展规划,干货分享:“让考研成为第一份职业”要慎重

第一:为什么出现考研热?

有历史原因,也有现实原因

抛开一些真的需要研究生深造的专业以外,很多人考研不理性

先说历史原因

21世纪初期及以前,大学培养能力有限,导致高学历人才稀缺,而很多单位大量需要有学历的人才,因而,研究生相当吃香,甚至在一些政府机关、事业单位、国营企业,学历是跟职级挂钩的,很多人为了升职去考研。

其次是现实原因

惯性思维让大家坚信学历很重要,认为通过考研可以赢得更高的职场起点。

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,更多人相信高学历更容易就业。不好就业考个研究生,在学校里多混两年再说,是相当一部分考研者的心态。

存在的总有其合理性,考研热就是这么热,那它是最佳选择吗?对很多人来说,不是。

第二:考研是最佳的发展路径吗?

思考一下人才需求趋势,看看那些研究生毕业后的工作状况,到企业问问,你会发现考研不一定是最佳路径。

从社会上的人才需求趋势谈起,

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从唯学历转向唯能力

之前,学历=能力。因为社会上除了大学,其他基本没有系统获取知识的渠道,在大学学习,读了研究生,被认为是能力的背书。现在的情况大不一样了,从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,社会对人才需求更看重创造性、合作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而这些恰好是传统教育的薄弱环节。

近几年,各类培训机构、各种线上知识付费、训练营层出不穷,获得知识的渠道非常多元​,大学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,甚至慢慢也不再是主要的渠道。这也导致学历正在贬值

如果问问周边考研的朋友…

你会发现研究生毕业后的工作情况也不一定那么如意。考研的“高起点”是否能跑赢考研“失去”的那2-3年工作经验,是一个大大的问号

走入企业问问…

其实很多岗位更倾向本科生。因为研究生一来费用高,二来容易眼高手低,三者很快就到结婚生子的年龄。即使招研究生,很多企业更看重本科的第一学历。

考研不一定是最佳职业发展路径,脱产考研呢?更是要尽量避免。

第三:全职脱产考研“最值得警醒的、对走上社会很不利”的一点是什么?

考研不一定能更好​的​就业,职场发展不一定好于本科就业,现在这样,在未来更不一定。

考研的备考工作尽量在本科读书时完成,大家都清楚。

不管是因为本科期间没有考取,还是遇到找工作不理想才决定去考研,可以理解,但尽量避免让考研成为你的第一份职业-全职考研

诚然,全职考研,全力以赴胜算更大。

但是,全职脱产考研的成本更大。这里的成本不仅包括备考期间的花费、因为没工作损失的收益,更值得警惕的是…

这会让一个人活在“一切准备好之后才能做事”的理想状态之中,这种状态走上社会是要吃苦头的。

老一辈革命家,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,都是“一手抓生产(南泥湾大生产),一手搞抗战’,从来没有那么一说:我先把生产搞好了,再去打日本鬼子。

”鱼和熊掌不可兼得“虽有道理,但是也有反面。咱不说很多伟大成就的人都是”兼得“的高手,比如埃隆马斯克领导​着​几个重量级的企业。想想一个在职考研的人,其收获肯定比较全职考研的要大得多: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后对学习的促进、懂得挣钱不易后更懂得珍惜和努力、对职场路线的初步模式和思考…

是的,兼职考研不容易,非常不容易。未来的职场可能会更不容易,把自己置身于最大的挑战中,做最难的事情,从”难“中走出来,你将收获一辈子的财富。

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“唯能力”,考研是职场发展路径之一,但是不见得对多数人好用。

即使考研,也建议换一种姿态,边工作,边考研。

考研这事,你怎么看,欢迎来交流!

全职考研(全职考研是什么意思)

About the author

考研学姐